鴉片戰爭後,清庭割讓香港島畀英國。當時香港島人口仲係好疏落,好多地方仍然喺荒蕪同散落嘅村落。隨港英政權開始建立地方行政及權力,1843年命名城市為維多利亞城,包括上、中、下環。

後來再有嚟自中國躲避戰亂而南逃香港人士,城市人口再進一步擴大。1903年,港府憲報正式劃出維多利亞城範圍,涵蓋銅鑼灣至堅尼地城,設六埤界石。

民間就維多利亞城劃分則有另一套約定俗成嘅劃分:四環九約。

四環:西環、上環、中環及下環(灣仔)

九約:堅尼地城至石塘咀、石塘咀至㕋營盤、西營盤、干諾道西東半段、上環街市至中環街市、中環街市至軍器廠街、軍器廠街至灣仔道、灣仔道致鵝頸橋、鵝頸橋至銅鑼灣。

呢本係由香港歷史博物館出版嘅攝影集,刊出二戰前維多利亞城嘅歷史照片館藏,輔以簡單文字解說。

《四環九約》由香港歷史博物館於1994年9月出版。

********
此為臨時庫存館藏,歡迎查閱。
*******

Previous
Previous

《深噏》深水埗社區報

Next
Next

《ISANDERS 島民》第一期:坪洲有機空間